解释创建 2 水平裂区设计的主要结果

请完成下列步骤来检查设计属性。主要输出包括设计汇总和别名结构。

步骤 1:检查设计属性

使用设计汇总信息可检查主要设计属性。大多数设计属性与您为基础设计选择的属性匹配。整区仿行和子区仿行会增加设计中的游程数。

设计摘要

因子:4整区:4
难以改变的因子:1每个整区的运行次数:8
试验次数:32整区仿行数:2
区组:1子区仿行数:1
主要输出:设计汇总

在这些结果中,16 个游程在设计中的 4 个因子之间构成一个全因子设计。两个整区仿行将设计中的游程数加倍,达到 32 个游程。

步骤 2:检查别名结构

别名结构描述了在设计中发生的混淆类型。混淆项也可以称为别名项。

别名也称为混淆,发生于部分因子设计中,原因是设计中不包括因子水平的所有组合。例如,如果因子 A 与 3 因子交互作用 BCD 相混杂,则 A 的估计效应是 A 的效应与 BCD 的效应的合计。您无法确定显著效应是因为 A、因为 BCD,还是因为两者的组合。当在 Minitab 中分析设计时,可以在模型中包含混淆项。Minitab 会删除之后在项列表中列出的项。但是,某些项总是首先拟合。例如,如果您在模型中包含区组,则 Minitab 将保留区组项,并删除任何与区组互为别名的项。

可以使用别名结构来验证重要项彼此没有互为别名。如果别名结构无法接受,可以考虑采取以下措施之一:
  • 重新创建设计,但在 Minitab 中以不同的顺序输入因子。
  • 使用设计中的较大部分。

要了解如何确定别名结构,请转到创建 2 水平裂区设计的所有统计量,并单击“定义关系”。

主要结果:别名结构

使用别名结构可验证重要项没有彼此互为别名。例如,农技站研究人员想了解如何在不使用除草剂的情况下控制杂草生长。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试验来研究以下 5 个因子的效应:
  • A:生境类型
  • B:引入竞争植物
  • C:使用杀软体动物剂
  • D:围栏
  • E:使用杀虫剂
由于研究人员的空间有限,并且创建特定生境很费时,因此研究人员设计裂区部分因子试验,使生境保持恒定,而其他因子发生变化。研究人员认为,围栏 (D) 和引入竞争植物 (E) 之间的交互作用可能很重要。

别名表中显示,因子 D 和 E 之间的交互作用与整区 (A) 互为别名。由于 DE 与 A 互为别名,因此研究人员无法根据生态效应分离围栏和引入竞争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用别名表,工程师发现下列双因子交互作用不与整区、双因子交互作用或 3 因子交互作用互为别名:AD、BD、CD。通过更改研究人员在 Minitab 中输入因子的顺序,工程师可以创建一个设计,使围栏和引入竞争植物之间的交互作用独立于任何主效应(4 因子交互作用除外)。工程师重新创建设计,并更改使用杀虫剂和引入竞争植物的行为的顺序,使围栏和引入竞争植物之间的交互作用是 BD 而不是 DE。

设计摘要

因子:5整区:4分辨度:IV
难以改变的因子:1每个整区的运行次数:4实施部分:1/2
试验次数:16整区仿行数:1   
区组:1子区仿行数:1   
设计生成元: E = ABC
难以改变的因子数: A
整区生成元: A, DE
整区与以下项混杂: DE, ADE, BCD, ABCD

别名结构

I + ABCE
A + BCE
B + ACE
C + ABE
D + ABCDE
E + ABC
AB + CE
AC + BE
AD + BCDE
AE + BC
BD + ACDE
CD + ABDE
ABD + CDE
ACD + BDE